儿童腺样体肥大影像表现及诊断标准
韩佳楠 次 (1)次
儿童腺样体肥大影像表现及诊断标准
1、 部位:是位于鼻咽腔顶部、蝶骨体底和枕骨斜坡颅外面的一团淋巴组织,表面有4~5条呈前后方向的纵行深沟,表面覆以假复层纤毛柱状上皮。
2、 W aldeyer环:它与腭扁桃体、舌根淋巴组织和咽后壁淋巴组织组成咽淋巴环。此环特殊的位置成为吸入性或摄入性抗原最早接触部位,是呼吸道第一道防御门户。
3、 特点:儿童腺样体生理性肥大和病理性肥大的好发年龄在3~8岁,且以男童较多。
正常情况下:咽部有丰富的淋巴组织,鼻咽腔顶壁有腺样体(咽扁桃体);咽峡两侧有腭扁桃体;舌根处有舌扁桃体;在咽后壁、咽鼓管口和咽隐窝处有明显分散的淋巴滤泡,构成咽淋巴环。生长发育:腺样体出生后即存在,随年龄而增生,6岁左右最大,以后逐渐退化,一般10岁以后开始萎缩,多在青春期后退化消失。儿童腺样体肥大:是鼻咽部腺样体因慢性炎症刺激发生病理性肥大,导致鼻咽腔及气道狭窄,当腺样体肥大堵塞鼻咽通气道的70%时,则影响邻近器官功能或全身健康,称为腺样体肥大。并发症:多与慢性扁桃体炎、扁桃体肥大同时存在。OSAHS:阻塞性呼吸睡眠暂停低通气综合征,伴发甚至危及生命。
腺样体肥大的常见症状:鼻腔:腺样体肿大,造成鼻塞,打呼,张口呼吸。耳部:腺样体阻塞耳咽管开口,并发中耳炎,中耳积液。口咽部:腺体肿大,阻塞呼吸道,造成睡眠中呼吸暂停。生理作用:儿童腺样体是呼吸道第一道防御门户,在儿童生长发育期内轻易摘除,会削弱鼻咽部的局部免疫功能。病理作用:病理性肥大的腺样体常并发多种疾病,后果严重,应及时手术刮除。标准意义:所以确定腺样体肥大标准和手术指征十分重要。
国内外有关腺样体肥大的标准和手术指征,首选鼻咽部侧位X 线平片。优点:能够很好的现实鼻咽腔宽窄情况测量:(1)腺样体(Adenoid,A)厚度(2)鼻咽腔(Nasopharyngeal,N)宽度(3)后气道间隙(Pharyngeal Airway Space ,PAS)的宽度意义:(1)用腺样体-鼻咽腔比率A/N值及PAS宽度评估腺样体大小与鼻咽腔阻塞情况。(2)为临床诊断和治疗腺样体肥大提供可靠的依据。
上一篇: 放射检查辐射到底有多大?
下一篇: 肺动脉CT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