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腺检查知识普及

边朝全 (0)次

 

乳腺放射科检查是现代医学中早期发现、诊断乳腺癌及其他乳腺疾病的最重要手段。它就像一双“火眼金睛”,能够穿透体表,洞察乳腺内部细微的变化。

 

一、 核心检查方法“三剑客”

目前主流的乳腺放射学检查方法主要有三种,它们各有优势,常常互补使用。

1. 乳腺X线摄影(Mammography)—— 国际公认的“金标准”

· 是什么? 俗称“钼靶检查”,是一种低剂量的X光检查,专门用于乳腺组织成像。

· 工作原理: 用专门的设备将乳房压平,然后拍摄X光片。压迫是为了让组织分散开,减少重叠,降低辐射剂量,并让图像更清晰。

· 主要用途:

 · 筛查性钼靶: 用于没有症状的女性进行年度或定期检查,目的是早期发现摸不到肿块的微小癌变(如微钙化灶)。这是唯一被证明能有效降低乳腺癌死亡率的筛查方法。

 · 诊断性钼靶: 用于已有症状(如摸到肿块、乳头溢液、皮肤改变等)或筛查发现异常后的进一步详细检查。

· 优点: 对发现微钙化灶极其敏感,而微钙化是早期乳腺癌的重要表现之一。

· 缺点: 对致密型乳腺组织的穿透力有限,可能有漏诊;检查时有短暂的压迫感。

2. 乳腺超声(Breast Ultrasound)—— 重要的“辅助能手”

· 是什么? 利用超声波回声成像,无辐射。

· 工作原理: 医生手持探头在乳房皮肤上滑动,声波反射形成图像。

· 主要用途:

 · 鉴别肿块是实性还是囊性(水泡),这是其最大优势。

 · 辅助评估钼靶发现的异常,特别是对于致密型乳腺的女性,超声能更好地显示肿块。

 · 引导穿刺活检。

· 优点: 无辐射、无痛、实时成像、对鉴别囊实性病变准确性高。

· 缺点: 对微钙化灶不敏感,检查结果更依赖操作医生的经验。

3. 乳腺磁共振成像(Breast MRI)—— 高精度的“侦察兵”

· 是什么? 利用强磁场和射频波成像,无辐射,但需要注射对比剂(造影剂)。

· 工作原理: 通过观察造影剂在病灶内的流入流出情况来判断其血供,恶性肿瘤通常血供丰富。

· 主要用途:

 · 高危人群(如BRCA基因突变携带者)的筛查。

 · 评估新诊断乳腺癌的真实范围、多发灶或多中心灶,为手术方案提供依据。

 · 评估新辅助化疗(术前化疗)的疗效。

 · 假体植入术后乳腺的评估。

· 优点: 灵敏度极高,能发现其他检查遗漏的病灶。

· 缺点: 费用昂贵、检查时间长、可能有假阳性结果(将良性病变误判为恶性)、体内有某些金属植入物者不能做。

二、 检查流程与注意事项

1. 检查前

· 时间选择: 建议在月经结束后的第一周进行检查。此时乳腺受雌激素影响最小,腺体不那么致密,压痛感也更轻。

· 衣着: 穿分体式的衣物(如上衣和裤子),方便更衣。

· 护肤: 检查当天不要在乳房、腋下涂抹任何护肤品、止汗剂或粉底,这些产品中的微小颗粒可能会在影像上显示为钙化点,造成误诊。

· 告知病史: 带上既往的检查报告和影像资料,并告知医生您的病史、家族史、手术史以及是否在哺乳期或可能怀孕。

2. 检查中

· 配合技师: 在拍摄钼靶时,技师会帮助您将乳房摆放在托板上。压迫板压下时会有紧绷感和压力,但每次压迫仅持续十几秒,请尽量放松身体配合,深吸气后屏住呼吸,以确保图像清晰。如果感到无法忍受,请立即告知技师。

· 保持静止: 做超声和MRI时,请按医生要求保持姿势不动。

3. 检查后

· 等待报告: 放射科医生会仔细阅片并出具诊断报告。报告通常采用BI-RADS分级系统(见下文解读)。

· 后续步骤: 根据报告建议进行下一步计划,可能是“年度复查”,也可能是“短期随访”或“进一步活检”。

三、 如何看懂报告:BI-RADS分级系统

这是国际通用的标准化评估系统,让您一眼就能了解风险程度。

· BI-RADS 0类: 评估不完全。需要结合其他检查(如超声、MRI)或旧片对比后再评估。

· BI-RADS 1类: 阴性。无异常发现,建议常规筛查。

· BI-RADS 2类: 良性发现。如明确的囊肿、纤维腺瘤等,建议常规筛查。

· BI-RADS 3类: 可能良性。恶性概率通常<2%。建议短期随访(如6个月后复查),这是为了观察其稳定性,绝大多数3类病灶都会保持良性或消失。

· BI-RADS 4类: 可疑恶性。建议活检。根据 suspicion 程度又细分为:

 · 4A: 低度可疑 · 4B: 中度可疑  · 4C: 高度可疑(但不如5类典型)

· BI-RADS 5类: 高度怀疑恶性。恶性概率≥95%。必须进行活检。

· BI-RADS 6类: 已经活检证实为恶性。

请注意:BI-RADS 3类及以上都需要引起重视并严格遵循医生建议,但不必过度恐慌,尤其是3类和4A类,很大比例仍然是良性的。

四、 给不同女性的建议

· 一般风险女性(无家族史、无遗传倾向):

 · 40岁以上: 建议开始每年进行一次乳腺X线摄影筛查。即使感觉没有任何不适,也应坚持。

 · 40岁以下: 不建议常规进行钼靶筛查。可选择临床乳腺检查或超声作为补充。如发现自己有肿块、溢液等异常,应及时就医。

· 高危风险女性(有家族史、BRCA基因突变等):

 · 应咨询医生,可能需要在更早年龄(如25-30岁) 开始筛查,并且每年结合乳腺MRI进行筛查。

最后的重要提示:

1. 自检不能替代医学检查: 每月乳房自检是很好的习惯,有助于熟悉自己的身体,但绝不能替代专业的影像学检查。很多早期病变手是摸不出来的。

2. 选择正规机构: 请到正规医院的乳腺专科或放射科进行检查,确保设备先进和医生专业。

3. 不必谈“辐射”色变: 一次钼靶检查的辐射剂量非常低,相当于每个人在地球上生活3个月所接受的自然本底辐射,其带来的健康获益远大于潜在风险。

4. 积极沟通: 有任何疑虑或不适,一定要和您的医生充分沟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