顽固性血尿的中医特色治疗

刘潇雅 (0)次
       血尿是肾脏疾病常见的症状之一,是指尿中红细胞异常增多,其发病原因有很多。肾性血尿是排除尿路感染、结石、结核、肿瘤、创伤和先天性尿道畸形等非肾小球源性血尿而出现尿中红细胞排泄异常增多的疾病。

       肾性血尿临床症状不明显,容易被忽略,多通过体检发现。临床多见因上呼吸道感染、急慢性咽喉炎、扁桃体炎及湿疹、荨麻疹等痒疹性皮肤病诱发或加重。以往,国内大多数学者认为无症状性肾性血尿是良性过程,无须特殊治疗,而随着医学研究的不断发展发现,多数肾性血尿病情呈慢性进行性发展,经肾活检发现,表现为肾性血尿的原发性肾小球疾病IgA肾病占46.41%,系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14.35%。
       今年74岁的师阿姨,患慢性肾炎10多年。10多年来患者尿潜血一直是2+至3+,镜下红细胞波动在20-40/HP,腿轻度浮肿。曾于沈阳某三甲医院治疗半年,口服多种药物却无明显效果。今年6月初在东北国际医院中医医院国医堂门诊就诊。肾病专家丁宁主任详细了解患者病史,望、闻、问、切,四诊合参后,为师阿姨制订个体化的治疗方案,开具培补脾肾、清热利湿和凉血止血的汤药。经过3个月精心治疗后复查尿常规:潜血转阴,红细胞降至1-3/HP。
       肾性血尿属中医“尿血”、“血证”范畴,与肺、肾关系密切,风邪在本病中起着重要作用。以五行关系,肺位居上焦,上通咽喉,外合皮毛,为肾之母脏;肾居下焦,与膀胱相表里,开窍于二阴,为肺之子脏。“肾足少阴之脉……其直者,从肾上贯肝膈,入肺中,循喉咙,挟舌本(《灵枢·经脉》)”,“风邪入于少阴,则尿血” (《诸病源候论》)。在理论上也印证了尿血的发病部位在肺和肾。丁宁主任将整体辨证与咽喉局部辨证相结合,认为患者“风热犯咽,直伤肾络”,故而采用疏风清热、健脾益肾、凉血止血等治法。通过辨证施治不断优化方案,临床上起效更快,病程缩短,整体疗效提高,减轻患者痛苦,延缓肾脏病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