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主页 > 科室设置 > 医技系统 > 麻醉科 > 科室动态 >

缓解术后呕吐 让康复更舒适

东北国际医院 (0)次

 

术后恶心呕吐(简称PONV)是许多患者走出手术室后最不愿面对的“意外”。据统计,全球每年约20%的全麻手术患者会经历这种恶心、呕吐或干呕的不适,频繁呕吐不仅让人虚弱不堪,还可能引发电解质紊乱、伤口张力增加甚至肺炎。如何科学应对这一问题?现代麻醉医学已有了系统化的解决方案。

01

为什么术后会呕吐?

身体里的“报警器”被触发了

如果把大脑比作人体的“指挥中心”,那么呕吐中枢就是24小时待命的“报警器”。麻醉药物、手术操作、术后止痛药等因素,都可能像“误触按钮”一样激活这个报警器。例如:

1.麻醉药物:吸入性麻醉药(如七氟烷、异氟烷)和阿片类止痛药(如芬太尼、吗啡)会直接刺激呕吐反射区。

2.手术影响:腹腔镜手术的气腹压力、胃肠道手术的机械刺激,手术时间的延长都会增加PONV风险。

3.患者自身:女性、晕车体质、非吸烟者、用过吗啡类止痛药的人群风险更高(女性风险是男性的2-3倍)。

02

麻醉医生的“防吐秘籍”:

从评估到干预

现代麻醉学已形成一套完整的防控体系,让术后呕吐不再是“必选项”:

1. 术前评估:主动沟通是关键

如果曾有严重晕车史或术后呕吐经历,一定要提前告知医生,医生会给您贴上“高危标签”,根据风险因素(如性别、吸烟史、手术类型)制定个性化方案。

2. 术中干预:精准控制风险

  • 采用静脉麻醉替代吸入麻醉,减少吸入麻醉药用量。

  • 实时监测麻醉深度(如BIS值),避免过度使用触发呕吐的药物。

  • 对腹腔镜手术,严格控制气腹压力(≤12mmHg),减轻胃肠负担。

  • 减少围术期阿片类药物使用,并联合采用多模式镇痛。

  • 优先采用区域阻滞麻醉。

  • 充分补液,降低术后早期和晚期PONV的风险。

3. 药物“三重防护”

针对高危患者,医生常联用多种药物:

  • 5-HT3受体拮抗剂:昂丹司琼能够阻断呕吐信号传递。

  • 皮质类固醇:地塞米松--抗炎镇吐,效果可持续24小时。

  • 抗多巴胺能药物:氟哌利多--增强止吐效果。

03

术后护理:别让呕吐拖慢康复脚步

即使发生呕吐,也无需硬扛。剧烈呕吐可能导致伤口撕裂、电解质紊乱、误吸风险,及时用药和科学护理至关重要:

1.用药干预:术后镇痛泵可调整药物配比,平衡止痛与防吐需求。

2.饮食调整:从清流质(如米汤)开始,逐步过渡到半流质,避免过早进食油腻食物。

3.体位管理:清醒后保持头高侧卧位,防止呕吐物误入呼吸道。

 

QA问答,破解认知误区

Q

恶心呕吐等于麻醉过量么?

A

90%麻醉药6小时就代谢完毕,呕吐更多与个人体质有关。

Q

术后出现恶心呕吐,要忍吗?

A

剧烈呕吐可使腹压骤增,导致腹腔手术切口张力增加5-10倍!可能撕裂手术伤口,务必及时用药。

Q

儿童更容易恶心呕吐吗?

A

数据表明5岁以下儿童PONV发生率仅10%,风险高峰在6-16岁青少年。

舒适康复,从“无吐”开始

 

术后恶心呕吐早已不是必须忍受的“副作用”。通过术前风险评估、术中精准干预、术后科学护理,麻醉医生能为患者打造个性化的“无吐方案”。作为患者,主动沟通自身情况、配合医嘱,就能让康复之路少一份煎熬,多一份舒适。

 

 

 

 

下一期预告

《糖尿病患者围术期血糖控制:平稳比严格更重要》

部分图片来源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供稿:麻醉与围术期医学科

编辑:池佳

校对:

孟新

审核:刘沛军

 

Northeast International Hospital

医院地址

沈阳市浑南区天赐街2号

(奥体中心北门200米)

交通指引

乘地铁二号线奥体中心站下车(B出口)

公交V104路/浑河雷锋号/124路/334路

东北国际医院站下车

公交155路/150路/浑南新区一线

新华公寓站下车

咨询电话

024-82881111

生活始于健康

长按关注|东北国际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