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晕案例

刘潇雅 (0)次
治头晕一针起效,祛病邪中药有功
       头晕是门诊患者最常见的主诉。据我国眩晕流行病学研究报道,普通人群中有30%的人有过中重度头晕症状,是65岁以上人群就诊的主要原因。头晕症状具有主观性和非特异性的特点,患者主观感觉表达不一,医生很难获得客观、有价值的信息。中医认为本病多因风、火、痰、瘀、虚上扰清窍,髓海失养所致。在《黄帝内经》中对头晕有明确记载,称之为“眩冒”、“目眩”。提出“髓海不足,则脑转耳鸣,胫酸眩冒,目无所见”。《伤寒杂病论》中亦有“头眩”、“身为振振摇”等描述,并针对病症作五苓散、小柴胡汤等治之。《针灸大成》一书中还记载针刺公孙、中脘、丰隆等治疗痰壅所致头晕。经过历代医家在临床实践中逐步完善,形成了独特的辩证思维,中医针对头晕可采取中药、针灸、刮痧等多种治疗措施,具有疗效显著,安全,副作用小等优势。
       案例分析:患者马某某,男,53岁。因“头晕1周,加重2天”于2021.9.19就诊东北国际中医医院王强工作室。来诊诉近1周无明显诱因出现头晕,开始时为一过性,未在意。近2日加重,头晕发作时可持续3-5分钟,且伴有下肢无力,腿软,走路不稳,平素时有头疼,饮食可,睡眠可,二便调。王强主任查其舌暗淡,苔白腻,舌底略瘀,脉紧弦滑。四诊合参,中医诊断为眩晕-风湿痹表,拟予中药羌活胜湿汤加减1周口服,针灸1疗程。当日予针刺风池、养老、阳陵泉等穴,针刺后头晕消失。第二日患者诉头晕未发作,继续上述方案针刺治疗。随后几日针灸方案同上,患者头晕消失无反复。
       按语:头晕临床常见虚实夹杂之证,多因饮食不节、年老体虚、情绪急躁所致。王强主任根据其舌脉症,认为本证系由风湿痹表所致,病位在表在经,以羌活胜湿汤祛风胜湿,循经针刺手太阳经、足少阳经—风池、养老、阳陵泉等穴位以祛风除痹,一针效,未再发,继以疗程治疗,使风湿去而不留,邪去病安。